查看原文
其他

【研途榜样】国家&院士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第七辑(能源与安全学院)

安理研究生 安理研究生 2023-02-13


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

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
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

向榜样学习,让研新媒记者带您走进他们的故事!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硕士研究生

能源与安全学院





李顺顺


个人简介

李顺顺,男,中共党员,山东菏泽人,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1.发表CSCD论文一篇(第一作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一篇(导师一作,本人二作)。

2.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其中第一发明人4项,第二发明人1项,第三发明人1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获奖情况:

1.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2019年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3.2018年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

4.2017年研究生二等学业奖学金

5.2019年优秀研究生

6.2019年第十二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选拔赛三等奖

7.2019年优秀共产党员

9.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

10.2019年第38届国际采矿与岩层控制会议学术论文汇报证书

6月7日,我们采用线上采访形式很荣幸地采访到了李顺顺同学

问:师兄能不能分享一下关于专利方面的经验?

答:研一刚开始,我也是一名科研小白,对于论文和专利完全不了解。在后面学习过程中逐渐接触到了专利撰写,对于科研过程中迸发出的思维火花,特别想把它转化为专利保护起来。当你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你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去探索、去了解。幸运的是,对于我们理工科在读研究生来说,完全可以报名参加专利代理师考试,这对以后的科研、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想申请专利的学弟学妹们来说,可以尝试着去做。


问: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答:愿大家都学习好、生活好、感情好,如果皆不可得,那要心态好。


图为李顺顺同学



获奖感言

对于我读研期间取得的成绩,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高召宁教授,高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耐心指导我进行科研学习,为我倾注了大量心血。高老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无数次耐心地指导我写论文,让我一步步地学会了写论文并得以发表。高老师那在学术中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深深地影响着我,并成为我今后工作学习的动力源泉。






时本军


个人简介

时本军,男,共青团员,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18级硕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发表专业论文3篇,共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参加学科竞赛10项以上。


获奖情况:

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一等学业奖学金

3.优秀研究生

4.优秀学生干部

6月7日,我们采用线上采访形式很荣幸地采访到了时本军同学

问:能不能分享一下关于学术研究方面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和建议?

答:作为研一的学生,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好专业知识,因此,在科研方面,我涉及不深。这一路上,多亏我的恩师、师兄师姐以及女朋友的帮助他们教会了我很多,在科研上,我有几点感悟。

一、主动学习,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异更重要的研究上学习讲究的是一种更为主动的学习方法和意识,只有掌握了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才能在今后的学术研究或工作遇到问题时,能采取主动积极的方式来解决它。

 二、学会提问,我们要养成一种质疑精神,对于任何理论或信息都要在客观的基础上保留一定的个人观点,学会找错,不是一味的接受所有信息,质疑精神并不是对待任何问题都要盲目提问、盲目怀疑,而是应该在自我理解,解决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好“度”,很重要。

三、坚持道德,研究生应该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在尊重自己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性,并带动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改革,从而为推动一个良性循环、可持性发展的学术生态圈的建立提供充足的道德氧气。


问:学习之余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如何处理科研和娱乐的关系呢?

答:学习之余,喜欢带着女朋友去旅游、逛街、跑步以及享受美食,有空就会跟她做兼职。这些时间与学习时间完全不冲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去年她保研到中科大,这也算是我们共同的收获。


图为时本军同学



获奖感言

没有激动与欣喜,也没有欢快与骄傲,这是对我以往的肯定,对我的导师,我的师兄师姐,我的课题组的肯定。未来尚未可知,只希望越来越优秀,愿更上一层楼。






杨前意


个人简介

杨前意,男,中共预备党员,安徽铜陵人,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2017级研究生。


科研成果:

SCI一篇(第二作者);CSCD三篇(第一作者);核心期刊两篇(第一作者)。


获奖情况:

1.2018年淮南国际马拉松全马男子组11名

2.校第三十八届运动会男5000米第六名

3.2019年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

6月7日,我们采用线上采访形式很荣幸地采访到了杨前意同学

问: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涯?

答:第一,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第二,合理的规划时间,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该玩,一步一个脚印。第三,奋斗,多做事情,一些小事也是锻炼,锻炼你的情商、意志力,切勿抱怨。


问:对学弟学妹们有什么话想说?

答: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兴则中国兴,学弟学妹要多运动,走出寝室,只有有了好的身体,才能享受你想要的一切。学术研究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人生可能亦是如此,最好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在你压力大的时候,释放压力,活出精彩。



图为杨前意同学



获奖感言

感谢三年时间里,石老师的关爱和指导,在我们学生遇到困难时,您都是耐心的帮助我们,这份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感谢张老师,您平易近人,悉心教导,让我不断提升自己。感谢师兄弟们的团结协作,谢谢。




院士奖学金获得者 硕士研究生

能源与安全学院




金蝶


个人简介

金蝶,女,安徽六安人,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研究生。


科研成果:

以第二作者在“Cellulose”期刊发表SCI论文1篇;以第一作者在“印染”期刊发表核心论文1篇。


获奖情况:

1.化学与生活大赛二等奖

2.硕士一等学业奖学金


6月7日,我们采用线上采访形式很荣幸地采访到了金蝶同学

问:在写论文方面师姐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

答:首先,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充分的了解,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打牢基础;其次,要多看一些写的好的外文文献,特别是国际大牛的最新的期刊论文,还有就是国际大牛带的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外文文献的内容丰富,实验很有说服力,逻辑性特别强,仔细研读这些文章会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很关键的一点。长期坚持看文献很重要,很重要,也要批判的看文献,知道有哪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好,适当的做好标记和记录。刚接触一个领域,必须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把握住这个领域的动态。然后就是多和导师交流,这点也很重要,导师能及时指导你,给你建议,会少走很多弯路。最后就是要敢于创新。我相信,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终有厚积薄发的一天。


问:学习之余的兴趣爱好?

答:爱好就是健身吧,也是被身边的小伙带动的。我觉得适量的运动会愉悦心情,也会减轻压力,锻炼完会舒畅好多。

图为金蝶同学



获奖感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聂士斌教授,在我大四的时候就开始指导我,一直以来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取得的成果都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教导,从开始做实验到写论文,写专利,这整个过程我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师兄,在科研和生活上帮了我很多。我知道现在还只是一个起点,我会一直努力的!






陈治宇


个人简介

陈治宇,2014年进入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学习,2018年通过推免在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就读研究生。


科研成果:

共发表SCI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


获奖情况:

1.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

2.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

2.获得院士奖学金


6月7日,我们采用线上采访形式很荣幸地采访到了陈治宇同学

:对于刚开始看论文的学弟学妹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对于刚开始看论文的人来说,刚开始可以泛看,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时,再以这种方式看论文收获很少,,这个时候就需要选择你研究方向好相关的的期刊好的文章,然后看看整篇文章的结构或逻辑安排,第三步就是细看一定要看明白这篇文章,明白文章要研究什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另外一定要有做笔记的细观,每篇文章读完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待进一步的查找相关的研究,从而在逐渐看文章的过程中积累自己的知识面,当积累到一定的时候自己的研究目标就会豁然开朗。


问:学习之余的兴趣爱好?

答:研究生一向是以研究学问为主,娱乐只是放松的方式,因而学习无止境,娱乐还需克制点,尽量进行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这个需要自己适当做一些计划,以往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周打三次篮球,大概时间是在5点左右,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可能安排时间不同,但主体思路还是应以学习为主,娱乐为辅。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答:亲爱的学弟学妹你们好,欢迎来到我生活了5年多的安徽理工大学,你们都是自己专业最优秀的一部分人,研究生的大门已经为你们打开,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的跟着导师学习科研和生活本领的机会,你们研究生旅程是由自己开启的,但是导师是带领你们走向胜利的引路人,每一个导师都是这个行业优秀的引领者,你们一定要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遇到学术问题多和导师真诚交流,因为老师能给你们最好的建议,最后祝你们在研究生期间硕果累累。



图为陈治宇同学



获奖感言

学校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我的同学他们也很优秀,我能有幸获得一些奖励,主要是导师的细心指导,以及帮助过我的学院其他老师的鼓励,加上自己的一点努力。在我看来,研究生学习是个大舞台,每个研究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成果。




院士奖学金获得者 博士研究生

能源与安全学院




王晓楠


个人简介

王晓楠,女,中共党员,安徽淮南人,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安全评价师。


科研成果:

1.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SCI,其中2篇二区。

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热湿气耦合效应的松散煤体氧化高温点形成机制研究,排名第4。


获奖情况:

1.2017年博士一等学业奖学金;

2.2018年博士一等学业奖学金;

3.2019年博士一等学业奖学金;

4.2019年院士奖学金。

6月7日,我们采用线上采访形式很荣幸地采访到了王晓楠同学

问: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个人体会和建议呢

答:博士更多的工作是做研究,重点需要把控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分析几个方面。研究方向非常重要,得和导师多沟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研究方法得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较新的优秀文献和论著,通过学习总结找到合适的方法。当然研究方法还得在研究过程中去论证,研究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也许会出现意外的、和预想不同的结果,但是只要坚持不断尝试一定会实现目标。结果分析是以实验结果为基础,专业知识为依托,作图软件为手段的过程,最终表现形式是论文或者专利。研究一定要保持宁静的心态,不能只以发论文为目的,发论文只是研究的结果,这样才能做好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多是培养学习习惯和科研能力,受益终生。


问:学习之余有什么爱好?

答:博士学业相对繁重,除了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和工作室。因为从小学习弹手风琴,很喜欢音乐,学习之余心情烦闷的时候我会弹弹琴。每天也会抽出一定时间运动。劳逸结合才能保证高效的工作和学习。


问: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答:送给大家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逆风的方向才适合飞行。梦想要用坚持来实现,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超越自我,人生终将辉煌!



图为王晓楠同学



获奖感言

感谢能源与安全学院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感谢我的导师袁树杰教授对我的指导、鼓励与鞭策,他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坦诚率真的学者风范,像灯塔一样指引我前行;感谢师兄弟姐妹给予的帮助;感谢我的家人给予的支持和陪伴。



本期的研途榜样采访到此结束啦,师兄师姐们真的很优秀,我们也要向师兄师姐们看齐,努力学习!

由于疫情原因的影响,本次采访均采用线上联系的方式进行。特别提醒各位小研们,在没有接到学校返校通知和返校许可之前,任何人员不得提前返校,希望大家在家能够合理安排科研时间同时注意个人防护。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的【研途榜样】吧!

为你推荐【研途榜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第六辑(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研途榜样】国家&院士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第五辑(化学工程学院&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学院)
【研途榜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第四辑(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途榜样】国家&院士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第三辑(土木建筑学院)
【研途榜样】国家&院士奖学金获得者事迹分享第二辑(材料学院)

采访 | 许有成  郭  鑫  阙逸琛

策划 | 梅永松 

编辑 | 杨帆
校对 | 梅永松  陈  卓
审核 | 姚德利
出品 | 研究生新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